原文标题:《【粤菜谱09期】菜谱构成与一群风餐露宿的“菜贩子”,没有他们,哪来的菜谱》
题记:人们都蔑称他们是“菜贩子”,其实他们挣的都是辛苦钱。
是这些菜贩子让我们餐桌变得更丰富,也让爱美食的粤自媒体™新生了个美食栏目,献给发现互联网,改变自己的网民们。
先看文字 再看60张摄影作品

60张农村赶集摄影照片
这里是内蒙古赤峰西城蔬菜批发市场,最繁忙的时间是夜里两三点钟。这个时候,从山东寿光贩菜的一辆辆加长车,像百米冲刺一样,纷纷进场,最早进来的,抢占了有利地形,立刻打开车厢,扯掉覆盖的棉被,开始放菜,小贩子们像鸡啄米一样,一捆一捆地不停地往自己的三轮车上装。

内蒙古赤峰西城蔬菜批发市场
大菜贩子像地主老财,开仓放粮后,不断地收回哗哗响的票子。其实大菜贩子更是不容易,他们操心费力,处处得算计,有时还得到处打点,才能把一车一车的鲜菜拉回来。

从山东寿光到赤峰一千多公里,车还没上路,菜贩子们就已经多次过招,较量了无数个回合。从寿光上菜时,就要刺探好多消息,看赤峰的菜贩子们都上什么品种,量有多大,上价是多少。弄准了信息才敢行动,到关系户那里砍价压价,然后迅速装车,接着马不停蹄,连喝口水的时间都不敢耽误,立马冲上高速公路。
在高速公路上,就像追逐赛,估计前面的车不会太远,就一定得超过去,超速挨罚也值得,于是司机拼命开,一定得按时赶回菜市场。因为早到十分钟,就是决定性的胜利。第一个进场的,你就是独一份,要价高,出手还快。当你卸了一半时,别人家的车进场开始卖菜的时候,一切都晚了,你这时你可以降价甩货了,有时对方血本无归竞争是惨烈的。
这样的竞争,没有十年八年的经验,资本再大也没用,弄不好会赔上老本。在这个市场里最火的是刘家四兄弟,到现在都干了二十多年了,规模越来越大,很难遇到竞争对手。

粤菜谱栏目组 拍到的是早晨六点钟的情景。大菜贩子都已经歇息去了。只剩下批发本地菜的小贩子,他们就是靠时间挣点辛苦钱, 其实大菜贩子也是这样一点一点熬出来的。
你看他们的生活没日没夜,头一天晚上就得考虑要进什么品种,一两点钟就得到市场,找个好位置,等着拉菜车回来。大菜贩子卸菜就得拼命去抢,挑最新鲜的,抢上了,还怕后面回来的车降价。
一年四季,连个感冒都不敢得,冬天最低温度零下二十多度,冰雪路滑,有时翻了车。夏日酷暑,下雨路泥泞,泥水弄得满身满脸,经常在市场里,都没个人样,有时在车上打个盹,有时钻到菜堆里靠着迷糊一阵。
忍饥挨饿是家常便饭,如果有时间,市场上有卖盒饭的,还有摆摊卖早点的,热热乎乎吃点。如果时间紧,就随手拿个西红柿,吃根黄瓜,将就算了。
菜贩子的辛苦,不是我们这些吃菜人能体会得出的,现在发这个专题,让人们更进一步了解菜贩子的生活的不易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